5月18-19日,国家稻米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农村技术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良玉一行赴湖北省京山市桥米企业调研,助力破解稻米产业发展瓶颈,探寻桥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陈良玉一行参观了京山市桥米博物馆并实地考察了湖北火流星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湖北京和米业有限公司等京山桥米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加工设备、产品种类、仓储情况,详细了解了京山桥米的发展历程、产品价格、市场份额、品牌打造与保护情况。据了解,京山市现有优质稻种植面积87万亩,其中江汉大米(京山桥米)种植面积55万亩,年产京山桥米23万吨。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大米加工企业60家,已培育规上加工企业32家,京山桥米授权许可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50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49家,进入京山桥米溯源防伪体系的企业40家,年智能化加工能力120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70亿元。2024年品牌价值攀升至414.84亿元,入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全国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江汉大米”核心企业、核心生产基地建设领跑全省。在调研企业之后,京山市委办公室主持召开了座谈会,会上,京山市农业农村局、京山桥米产业发展中心、京山桥米协会以及三家核心企业的负责人就桥米发展的瓶颈和桥米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希望国家稻米联盟在资源利用、品种改良、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品牌打造、信息对接等方面提供指导。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陈良玉指出,国家稻米联盟是由科技部等六部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稻米全产业链联盟,资源丰富、人才济济、成果丰硕、技术先进、信息覆盖面广,针对京山桥米发展的问题和需求,国家稻米联盟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助力、服务、协作”工作,在“优化理念、技术支持、平台搭建、品牌打造、信息服务”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完善京山桥米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国家稻米联盟专家委员、副秘书长郑威研究员,国家稻米联盟常务理事、湖北华龙西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倬,京山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金伟、京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颢、京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邵劲松、京山桥米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郭宁、京山桥米协会秘书长郑峰、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刚、湖北京和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平高、湖北火流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列波参加活动。